中文
EN
搜索
市场
艺术+
人物
观点
展览
订阅邮件
中国超当代艺术家,与他们未曾遗忘的故乡
故乡——作为创作的底色、艺术市场的价值尺度,和文化主体性的支点
年入百万不是梦?揭秘80、90后艺术家生存现状
我们邀请艺术家、画廊总监和艺术社群发起人,来聊聊这个行业的一些真相。
威尼斯双年展现场直击:聚焦全球逆境中生长的艺术与文明
因疫情被迫延期的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于昨日正式向公众开放,以出生于英国的墨西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利奥诺拉·卡林顿的短篇故事《梦想之乳》为主题,探讨后人类、变形、生态等议题。除了有来自5……
艺术中的生命、疾病与死亡
2003年4月29日,在非典疫情最严峻的时候,艺术家徐冰从北京街头收集了一瓶空气,并在瓶身上刻上了日期和地点:2003年4月29日北京的空气。他把这件极其简单的作品命名为《空气的记忆》。
疫情之下艺术人在行动
这些艺术人倾囊相助,共战疫情。
中国私人美术馆收藏景观(下)
近年来,中国内地私人美术馆的崛起速度已让世界瞩目。作为民间收藏的风向标,私人美术馆的收藏风格与脉络对艺术市场的格局产生巨大影响。基于此,《艺术市场通讯》整理了中国内地私人美术馆的收藏情况,以供读者参阅。
中国私人美术馆收藏景观(上)
近年来,中国内地私人美术馆的崛起速度已让世界瞩目。作为民间收藏的风向标,私人美术馆的收藏风格与脉络对艺术市场的格局产生巨大影响。基于此,《艺术市场通讯》整理了中国内地私人美术馆的收藏情况,以供读者参阅。
从改造海岛医院到开通音频节目,画廊如何实现业务立体化?
在剧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,传统而单一的画廊经营模式似乎已经无法打动资格老、资历深的藏家们;而要在众多画廊中脱颖而出,吸引到新鲜的藏家血液则更是难上加难。一些具有前瞻目光的画廊主早已对此有所盘算,开始寻求更广泛而多元的可持续性活动……
在中国“失踪”的六件基弗作品到底何去何从?深圳木星美术馆给出
时隔三年“基弗在中国”大型回顾展引发新争议,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的6件参展藏品近日出现在深圳一仓库,因贝尔艺术中心欺诈事件滞留中国。
2019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亚洲藏家(下)
2019年末,国际知名艺术类杂志《ARTnews》公布了 2019年度“全球顶级收藏家 TOP200”名单,亚洲地区藏家占了榜单17%的名额,其中中国地区藏家16人,亚洲其他地区18人。《艺术市场通讯》将分上(中国)、下(亚洲其他地区)两篇为大家介绍这些藏家的收藏,以及他们的主要艺术贡献。
查看更多
回到顶部
出版物
艺术市场通讯“ART陆家嘴-2018上海艺术金融国际峰会”特刊
精选
对话90后拍卖官丨变化的市场与属于年轻一辈的拍卖时代
画廊周同期北京展览盘点丨50+展览推荐,看展不迷路
玛丽娜·阿布拉莫维奇丨没有观众在场的表演,与没有艺术家在场的行为艺术
春拍巡礼丨布尔乔亚《蜘蛛》有望成为拍卖史上最贵女性艺术家作品